电机设计02-定子与转子设计

文章目录
  1. 1. 定子绕组与冲片设计
    1. 1.1. 定子槽数的确定
    2. 1.2. 定子绕组的设计
    3. 1.3. 定子槽形设计
      1. 1.3.1. 梨形槽的设计
      2. 1.3.2. 槽满率
      3. 1.3.3. 硬线圈的设计
  2. 2. 转子绕组与铁心设计
    1. 2.1. 转子槽数的确定
    2. 2.2. 转子槽形的选择
    3. 2.3. 槽形尺寸的确定
    4. 2.4. 端环尺寸的确定
  3. 3. 参考资料

为进一步掌握电机设计相关相关原理与方法整理的笔记。
根据教材电机设计(第2版)以及电机设计教学视频p9-p16整理,若有错误敬请指正。

定子绕组与冲片设计

定子槽数的确定

每极每相槽数\(q=\frac{Z}{2pm}\)\(Z\)为定子槽数
\(q\)选大的影响:
(1)电机开槽多,谐波含量下降,附加损耗下降。谐波漏抗减小。(使磁势波形更接近于正弦波)
(2)每槽导体数下降,槽漏抗减小,电机转矩增大。
(3)槽中线圈边的总散热面积增加,有利于散热,温升下降。
(4)工艺难度增加,绝缘材料用量增加,槽的利用率下降,下线困难。

综合考虑,\(q\)通常取\(2 \sim 6\),尽量取整数。
极数少功率大时\(q\)可以选大些,极数多时\(q\)选小些。

定子绕组的设计

参见电机学04-交流电机理论的共同问题

绕组的接法:
Y接:适用于\(P_N \leq 4kW\)的小型电机,为了限制电流。
Δ接:适用于功率较大的电机。
Y-Δ混合接法(正弦绕组):里面Δ接,外面Y接;或里面Δ接,外面Y接。该方法可有效抑制谐波。

每相串联导体数\(N_\Phi\)
由感应电机额定功率\(P_N=mUI\eta cos\varphi\),以及线负荷\(A=\frac{2mNI}{\pi D}=\frac{mN_\Phi I}{\pi D}\)
引入功电流\(I_{kW}=\frac{P_N}{mU}\)
得到每相串联导体数\(N_\Phi=\frac{\eta cos\varphi \pi D A}{mI_{kW}}\)
注:匝有一圈的意思,每一圈所穿越的磁场都有两条边,每一条穿越磁场的边可称为一根导体。故每相串联导体数\(N_\Phi\)是每相串联匝数\(N\)的二倍。

每槽导体数\(N_{s1}\)
若绕组并联支路数为\(a_1\)
则每槽导体数\(N_{s1}=\frac{2mNa_1}{Z_1}=\frac{m a_1 N_{\Phi 1}}{Z_1}\)
对于单层绕组,\(N_{s1}\)取整数,每线圈匝数\(N_{c1}=N_{s1}\)
对于双层绕组,\(N_{s1}\)取偶数,每线圈匝数\(N_{c1}=\frac{N_{s1}}{2}\)

定子槽形设计

常用的感应电机的定子槽形有梨形槽、梯形槽、半开口槽、开口槽四种(见教材P237)。
其中梨形槽与梯形槽右被称作半闭口槽,常用于小型低压电机(功率100kW以下,电压500V以下)。其中梨形槽的槽面积利用率更高,冲模寿命长,槽绝缘的弯曲程度小,不易损伤,目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型低压电机常采用半开口槽,中型高压(3000V以上)电机常采用开口槽。

梨形槽的设计

本节将介绍软线圈散下线的梨形槽的定子槽形设计方法。

注:电机线圈按其结构和制造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成型线圈(即硬绕组)和散嵌线圈(即软绕组、散下线),小型电机大多数采用软绕组,大型电机多采用硬绕组。
成型线圈一般为绝缘扁铜线制成的,较容易保持一定形状。常用的电磁线有漆包扁线、丝包扁线和云母扁线等,不同的电压等级应选择不同绝缘等级的电磁线。
软绕组一般为散嵌绕组,用圆电磁线单匝绕制或多匝并绕绕制而成。常用的电磁线以漆包线为主。

图1 梨形槽设计
梨形槽示意图如上图所示,其中:
\(b_{01}\)槽口宽度,能下线就行;
\(h_{s0}\)槽口高度,保证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即可;
\(\alpha_1\)斜肩角,规定\(\alpha_1=30^\circ\)
需要重点考虑的参数为\(b_{s1}\)\(h_{s2}\)\(r_s\)\(h_{s1}\)可以根据\(b_{s1}\)\(b_{01}\)\(\alpha_1\)由几何关系求得。
图2 定子齿与定子轭

两个定子槽之间的部分形似牙齿,称作定子齿;在定子槽底部之外,“牙齿”的根部被称作定子轭。
定子齿是气隙磁通穿过的路径(硅钢片是导磁材料,定子齿的磁导率很高,而定子槽的材料磁导率很低)。
通常将齿的两边(图中左定子槽的右侧边与右定子槽的左侧边)设计成平行的。使得磁通在定子齿部平行穿过,然后在轭部分流。
两个槽中心线之间的圆周距离,称作齿距,\(t_1=\frac{\pi D_{i1}}{Z_1}\),式中\(D_{i1}\)为定子内径。
以平行齿为例设计槽形尺寸,一般情况下定子齿磁密\(B_{t1}=1.55 \sim 1.65T\),定子轭磁密\(B_{j1}=1.4 \sim 1.5T\)

在一个齿距内,气隙磁通满足等式:\(B_\delta t_1 l_{ef}=B_{t1}b_{t1}l_t K_{Fe}\)
式中\(K_{Fe}\)为铁心的叠压系数,对于0.5mm铁心,涂漆时的系数为0.92,不涂漆时的系数为0.95。
气隙磁密有效长度\(l_{ef}\)与铁心长度\(l_t\)相接近,可近似看作二者相等。
可以求出齿宽\(b_{t1}=\frac{B_\delta t_1}{B_{t1}K_{Fe}}\)

在一个极距内,满足等式:\(\frac{1}{2}\alpha_p' B_\delta \tau l_{ef}=B_{j1} h_{j1}l_t K_{Fe}\)
可以求出轭部计算高度\(h_{j1}=\frac{\tau \alpha_p' B_\delta}{2B_{j1} K_{Fe}}\)

弧线\(AA'\)的长度\(\frac{\pi[D_{i1}+2h_{s0}+2h_{s1}]}{Z_1}=b_{s1}+b_{t1}\)
其中\(h_{s1}=\frac{b_{s1}-b_{01}}{2} tan\alpha_1\)
可以根据上述两式求出\(b_{s1}\)\(h_{s1}\)

弧线\(BB'\)的长度\(\frac{\pi[D_{i1}+2(h_{s0}+h_{s1}+h_{s2})]}{Z_1}=2r_s+b_{t1}\)
定子外径与内径之差的一半\(\frac{D_1-D_{i1}}{2}=h_{s0}+h_{s1}+h_{s2}+h_{j1}+\frac{2}{3}r_s\)
注:轭部计算高度\(h_{j1}\)比实际的轭部高度要大一些,一般情况下比轭部高度多出槽底半圆半径的三分之一。
可以根据上述两式求出\(h_{s2}\)\(r_s\)

槽满率

槽的边界需要留出一定区域用于绝缘,对于双层绕组,绕组在定子槽内分为上下两个边,两边之间也需要绝缘,如下图所示:
图3 双层绕组定子槽

图中\(h\)为槽楔厚度,\(\Delta_i\)为槽绝缘厚度。
槽面积\(A_s=0.5\pi r_s^2+0.5(b_{s1}+2r_s)(h_{s1}+h_{s2}-s)\)
对于单层绕组,槽绝缘面积\(A_i=[\pi r_s+2(h_{s1}+h_{s2})]\times \Delta_i\)
对于双层绕组,槽绝缘面积\(A_i=[\pi r_s+2(h_{s1}+h_{s2})]\times \Delta_i+(b_{s1}+2r_s)\times \Delta_i\)
这里将槽斜边与槽楔高度处的横边的长度近似看作\(2(h_{s1}+h_{s2})\),双层绕组上下边边界长度近似看作\(0.5(b_{s1}+2r_s)\),为确保绝缘性在此基础上乘二计算槽绝缘面积。
槽有效面积\(A_e=A_s-A_i\)
绕组所占的面积\(A_r=N_{s1}(n_1 d_1'^2+n_2 d_2'^2)\)
式中\(N_{s1}\)为每槽导体数,每一个导体对应\(n_1\)个与\(n_2\)个包裹绝缘线后直径为\(d_1'\)\(d_2'\)的导线。
导线面积不使用圆的面积来计算,是因为它们实际上占用的是正方形的区域。各个圆之间存在空隙,这一部分面积无法得到利用。
槽满率\(S_f=\frac{A_r}{A_e}\)

槽满率的取值范围为\(75\% \sim 78\%\)
若槽满率过大,则绕组会下不到槽里去;若槽满率过小,槽利用率过低,不利于绕组散热(绕组与铁心的接触不充分,绕组散热主要靠绕组与铁心的热传导)。

总结:通过电负荷选线规,通过磁负荷开槽,通过槽满率校验选线和开槽是否合适。

硬线圈的设计

硬线圈对应定子槽形有半开口槽与开口槽,本节将介绍硬线圈开口槽定子槽形设计方法。
线规的选择见教材P397,其中a和b对应单个线圈的长边和短边,根据a与b的值查表得到线圈过流面积S。
过流面积S略小于a与b的乘积,这是因为线圈不是标准的矩形,棱上有倒角。
图4 硬线圈开口槽
若设计出来的过流面积过大,可以考虑并绕(横向或纵向并绕)
图中红色部分为槽绝缘,绿色部分为匝间绝缘,蓝色部分为层间垫片。
对于图中的硬线圈开口槽,设匝间绝缘厚为c,层间绝缘厚为d,松散量为e,则有:
槽宽\(b_{s1}=2a+2\Delta_i+4c+e\)
槽高\(h_{s2}=8b+2\Delta_i+4c+d+e\)
图5 硬线圈开口槽

确定好槽宽和槽高后,需要代入公式计算定子齿磁密\(B_{t1}\)与定子轭部磁密\(B_{j1}\),判断槽宽和槽高是否符合要求。
图中设计出来的不是平行齿,通常认定定子齿最窄处与最宽处之间,靠近最窄处距离为二者\(\frac{1}{3}\)的位置的宽度为齿宽
在计算时,也可以直接将定子齿最窄处的宽度认定为齿宽。
视频中未提及齿宽计算公式,个人感觉可以用定子齿距与槽宽大致确定齿宽\(b_{t1}=t_1-b_{s1}\)
在一个齿距内求定子齿磁密\(B_{t1}\)
\(B_\delta t_1 l_{ef}=B_{t1}b_{t1}l_t K_{Fe}\)
在一个极距内求定子轭部磁密\(B_{t1}\)
\(\frac{1}{2}\alpha_p' B_\delta \tau l_{ef}=B_{j1} h_{j1}l_t K_{Fe}\)
视频中\(\alpha_p'\)前无系数\(\frac{1}{2}\),我不清楚哪种正确,我认为软线圈与硬线圈的计算公式应该是一致的。
若二者值偏大或偏小,可以通过调整a和b的方式调整\(b_{s1}\)\(h_{s2}\),进而使\(b_{t1}\)\(h_{j1}\)改变。

总结:通过电负荷选线规和开槽,通过磁负荷校验开槽是否合适。

转子绕组与铁心设计

转子槽数的确定

转子槽数的选取要与所选的定子槽数相配合,若槽配合选择不当,则可能导致电机无法起动、震动噪声大、产生附加损耗和附加转矩。具体详见教材P240-P245。

确定转子槽数关键点:
①减小附加损耗和附加转矩:选择近槽配合(转子槽数略少于定子槽数)。
②减小噪声:选择远槽配合。
③减小异步寄生转矩:\(Z_2 \leqslant 1.25(Z_1+p)\),式中\(Z_2\)为转子槽数。
④减小同步寄生转矩:见教材P245表10-7。
⑤减小振动和噪声:见教材P245表10-7。
图6 产生不良后果的槽配合

其中①与②不可兼得,设计时需考虑具体情况。③④⑤尽量都要遵守。
成熟的槽配合见教材P245表10-8与表10-9。

转子槽形的选择

图7 感应电动机笼型转子常用槽形

(a)与(b)是平行齿槽形,二者电气性能基本相似。其中(a)的槽形齿部截面逐渐变化,强度较高,主要用于功率较大的电机;(b)的槽形冲模制造更容易,主要用于小功率电机。
(c)与(d)是平行槽,二者集肤效应比平行齿显著,利于改善起动性能,主要用于功率较小的两级电机。
(e)为凸形槽,(f)为刀形槽,优点是集肤效应显著,起动性能好,缺点是形状复杂,冲模加工困难,刀形槽冲模相对容易。应用在对起动要求高的电机上。
(g)与(h)是闭口槽。可以减少电机的附加损耗,缺点是增加了转子的槽漏抗。
(i)为双笼转子槽形,(j)为深槽形(梯形槽)。双笼转子槽的上笼为起动笼,可以有效提高起动转矩;下笼为运行笼,可以减小转子损耗。深槽形同理,起动时转子电流频率较高,电流集中在上侧,上侧槽截面积小使得槽电阻大(转子电阻大),使起动转矩变大;稳态运行时转子电流频率很小(异步电机转差率很小),电流集中在下侧,下侧截面积大,转子电阻小,可以减小转子损耗。

槽形尺寸的确定

推算转子导条电流:
\(I_2=k_I I_1\frac{m_1 N_{\Phi 1}k_{dp1}}{m_2 N_{\Phi 2}k_{dp2}}\)
式中\(m_1\)为定子相数,\(N_{\Phi 1}\)为定子每相串联匝数,\(k_{dp1}\)为定子基波绕组系数。
\(m_2\)为转子相数,\(N_{\Phi 2}\)为转子每相串联匝数,\(k_{dp2}\)为转子基波绕组系数。
对于三相笼型感应电机,\(m_2=z_2\)\(N_{\Phi 2}=1\)\(k_{dp2}=1\)(既不分布也不短距)
\(I_2=3k_I I_1\frac{N_{\Phi 1}k_{dp1}}{Z_1}\)
选择导条电流密度\(J_B\)
为保证足够的起动转矩,电流密度不能太小,电流密度太大会使转差率变大,转子电阻损耗增加,效率降低,发热增加。
对于普通中小型感应电机,铸铝转子取\(J_B=2 \sim 4.5A/mm^2\)
推算出转子导条导电面积\(S_2'=\frac{I_2}{J_B}\)

图8 转子齿与转子轭

这里按照平行齿进行设计,因为平行齿形状简单,容易设计。
①确定转子齿磁密\(B_{t2}\),通常比定子齿磁密略小。
根据设定的转子齿磁密及下述公式得到齿距\(b_{t2}\)
\(B_\delta t_2 l_{ef}=B_{t2}b_{t2}l_t K_{Fe}\)
②确定转子轭部磁密\(B_{j2}\)
可以推算出轭部计算高度\(h_{j2'}\)
\(\frac{1}{2}\alpha_p' B_\delta \tau l_{ef}=B_{j2} h_{j2'}l_t K_{Fe}\)
③根据弧线\(AA'\)几何关系求出\(b_{12}\)\(h_{21}\)
④根据弧线\(BB'\)几何关系求出\(r_{12}\)\(h_{22}\)
⑤根据上述求得的尺寸计算出转子槽型面积\(S_2\),将之与\(S_2'\)比较,若差距较大,则需要重新设计。

对于形状复杂的槽形,常采用面积等效法。
先按平行齿设计出一个槽形,再将其调整为其他槽形,需要确保二者的槽型面积一致。

端环尺寸的确定

图9 端环及端环电流矢量图

①推算端环电流\(I_R\)
\(\frac{I_B}{2}=I_R sin\frac{\alpha}{2}\)
式中\(I_B\)为转子导条电流
②选择端环电密
端环电密需要小于导条电密,以便于导条散热。
通常取端环电密\(J_R=(0.45 \sim 0.8)J_B\)
定子绕组、转子导条、端环的电流密度大小关系:\(J_1>J_B>J_R\)
③求出端环截面积\(S_R=\frac{I_R}{J_R}\)
④端环高\(b_R\)近似等于转子槽高
端环宽\(a_R=\frac{S_R}{b_R}\)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