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直接采用Simulink搭建开关磁阻电机仿真模型以及不对称半桥功率变换模块的方法,该方法借助了Maxwell有限元分析所得的转矩-位置-电流模型与磁链-位置-电流模型。
相较于采用Maxwell-Simplorer-Simulink联合仿真的方法,该方法更加便捷,可以极大程度的减少计算量与仿真时间(针对需要多次仿真调整参数的情况),缺点是精度不够高。
T-θ-i模型与ψ-θ-i模型搭建
Maxwell仿真
下面介绍转矩-位置-电流模型(T-θ-i模型)的建立方法。参考视频开关磁阻电机maxwell转矩特性分析(角度-电流-转矩 曲线),视频原作者为不仅好友可见。首先在对Maxwell电机模型做静态场仿真,建立转矩-角度特性曲线,然后将该曲线转换为可以在Matlab中使用的转矩-位置-电流模型。
打开AnsysEM,打开电机模型文件,点击主菜单Maxwell3D(或Maxwell2D)->Solution Type,或者在Project Manager窗口对该模型右键Solution Type。Megnetic选择Magnetostatic静态场仿真。
首先设置转子旋转角度变量,选中模型中的转子,点击Draw->Rotate,弹出的界面Angle输入degree(一个变量,可以任意命名),再点OK,弹出的窗口也点OK。
接下来设置电流,视频中的是2D仿真模型,点击对应的Excitations->Current,在Value中输入I,建立电流变量。在2D仿真模型中,一组线圈对应四个电流截面,需要注意电流方向,其中两个电流截面的方向为Negative。接下来需要建立电流通路,点击Parameters->Assign->Matrix,其中Source为要连接为通路的电流截面的一端,勾选Include,Return Path选取另外的一端。最终四个截面形成两个通路。
在3D仿真模型中,这四个截面所形成的两个通路,对应一相绕组(Phase)。直接设置该相绕组,Value输入I即可。
接下来设置求解器,右键Analysis->Add Solution Setup,弹出的界面直接OK即可。
接下来设置参数扫描,右键Optimetrics->Add->Parametric,点击Add,选择degree变量,角度的范围取决于电机转子极数,如6/4开关磁阻电机转子为4极,角度范围就是0至90度。Start与Stop自然是扫描开始与结束的角度,Step为每次增加的角度,这个角度越小扫描的越细,生成的曲线就越平滑。
然后选择电流(I)变量,Start、Stop、Step值根据实际情况选取。
接下来选取转矩,选中转子,右键Assign Parameters->Torque,弹出的界面OK即可。
接下来设置输出图像,右键Results->Create Magentostatic Report->Rectangular Report。Primary Sweep选择degree,Category为Torque,Families选项卡选中I。点击New Report生成图像。

注:开始仿真前需要确保定子凸极中轴线与转子凹槽部分重合(转子与定子不对齐)。
同理,可以输出磁链-位置-电流(ψ-θ-i模型)特性曲线,右键Results->Create Magentostatic Report->Rectangular Report。Primary Sweep选择I,Category为Winding,Quantity选择Fluxlinkage。
Families选项卡选degree,点击degree所在行右侧的三个小点,勾选Select Vaulues,为方便观察图像,选择0°、5°、10°、…、45°。
生成的图像如下所示,可以观察到0至45度范围内磁链随着角度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在0至45度过程中,转子由齿对槽的“不对齐位置”转动到齿对齿的“对齐位置”,磁路中磁阻不断减小,磁通不断增大,磁路由线性不饱和状态到非线性饱和状态,该现象符合“磁阻最小原理”。
同理,45至90度磁链随着角度的增加而减少。

Matlab曲面绘制
下面介绍使用Matlab绘制转矩特性与磁链特性曲面的方法。该曲面可以绘制到论文中,更加直观的体现三个变量间的关系。
首先对生成的矩角特性曲线与磁链特性曲线右键Export,保存为Comma delimited
data files(.csv)格式。
这是一个逗号分隔值文件,可以用Excel打开,记录着曲线中每个点的位置信息。
接下来打开该文件,对其中的数据做一定的调整。
首先删除表格的第一行,因为这一行是表头,没有数据。
然后对第一列的数据做调整,第一列的数据是电流,原来的单位是mA,这里调整为A,也就是将数据除以1000(这里采用在matlab代码中调整的方式)。
参考文献:Matlab由三维散点绘制三维曲面(含等高线,剖面图)
1 | data=readmatrix('TorquePlot11.csv'); |

1 | data=readmatrix('WindingPlot11.csv'); |

注:把对应的文件名修改一下即可。
在开关磁阻电机的Simulink仿真模型中,我们需要的是T-θ-i模型与i-ψ-θ模型,也就是说需要将原有的生成ψ-θ-i模型的代码做一定的调整。1 | data=readmatrix('WindingPlot11.csv'); |
.png)
Simulink模型导入
下面介绍将曲面数据导入到Simulink的Lookup2D模块的方法。
首先打开上文绘制曲面所得到的数据,这些数据保存在X,Y,Z
这三个变量中,在Matlab的主页->变量->打开变量中可以找到它们。也可以在Matlab脚本中选中这几个变量,然后右键打开这个变量。
变量X与Y记载的是自变量信息,其中X为行,Y为列。Z是因变量(输出量)。默认设置下,每行与每列均有100个数据。
将X的一整行与Y的一整列分别复制粘贴到Lookup2D模块参数界面内的“行索引输入值”与“列索引输入值”,注意这些值要用中括号“[]”框住。
在“表数据”一栏输入一个变量名,点栏右侧的三个点创建数据,表达式选“Simulink.Parameter”,再点击创建即可。
点击界面右侧的“编辑”,将Z的数据填入“电子表格”,注意观察表格中的行与列与Z变量数据中的行与列是否一致,若不一致需要选择“ColumnIndex”或“RowIndex”下拉菜单调换位置。
对于T-θ-i模型,直接复制粘贴即可。而i-ψ-θ模型不行,因为观察数据可以发现,其中部分数据为NaN(Not
a
Number),这里的处理方法是先将数据复制粘贴到一个Excel表格中,点击Ctrl+F
将所有的“NaN”替换为电流最大值。
对于T-θ-i模型,也可以不使用Matlab绘制得到的曲面数据,可以直接使用Maxwell仿真得到的数据,按照规则输入数据即可。
Simulink仿真模型搭建
开关磁阻电机仿真模型
根据开关磁阻电机的工作原理,建立Simulink仿真模型如下:
参考的是开关磁阻电机基本方程式,参见开关磁阻电机02-开关磁阻电机原理。
注:在电机控制系统中,转速有三种单位,第一种是弧度每秒(rad/s),通常记作\(\omega\);将其乘以\(180/\pi\)后的单位为度每秒(°/s);再将其乘以60再除以360,得到的单位是(r/min),通常记作\(n\)。
也就是说,\(\omega\)乘以\(30/\pi\)后可以得到\(n\)。
机电能量转换模型
接下来是机电能量转换模型:它的建立基于转子机械运动方程式\(T_e=J\frac{d^2 \theta}{dt^2}+D\frac{d\theta}{dt}+T_L=J\frac{d \omega}{dt}+D\omega+T_L\)。
式中转速\(\omega=\frac{d\theta}{dt}\)。

角度检测模块
接下来介绍角度检测模块:
首先将输入的速度乘以\(180/\pi\),将单位由rad/s转换为°/s,再对其取积分得到单位时间内转子转过的总角度值,最后对总角度值做取模运算,得到转子在一个周期内的位置角度\(\theta\),这里一个周期的角度是360度除以转子凸极个数。
然后在打开积分模块配置界面,对初始条件进行设置。
比如对于三相6/4开关磁阻电机,转子在一个周期内的位置角度是90度,可以设置为[0 60 30]
,这时输出的是三个位置角度,其初始值依次为0度、60度、30度,这样的初始值设置可以确保三相电流依次导通。
功率变换模块
接下来介绍与电机本体相连的功率变换器的建模方法。
IGBT有栅极(G)、发射极(E)、集电极(C)这三个极,其中栅极相当于开关,受PWM信号控制。
若栅极与发射极间通入正向电压,则会形成沟道,给PNP晶体管提供基极电流,使IGBT导通;若通入反向电压,则会消除沟道,切断基极电流,使IGBT关断。

“1”状态:\(T_1\)、\(T_2\)导通,绕组中施加正向电压,为励磁阶段。绕组通电,绕组从电源吸收电能,电流迅速上升,电感中存储一定能量。在正电压的作用下,输出转矩会快速增大。
“0”状态:\(T_2\)、\(D_2\)导通,为续流阶段。若没有电流,绕组电流为零,若有电流,电流则会慢慢下降。输出转矩会缓慢减小。
“-1”状态:\(D_1\)、\(D_2\)导通,绕组中施加负电压,为反向励磁阶段(退磁模式)。绕组电流迅速下降。输出转矩会快速减小。

本文搭建的模型仅支持“1”状态与“-1”状态,这种模式被称为“硬开关模式”。
若加入“0”状态,则被称作“软开关模式”,“0”状态下只有绕组线圈导通,电流可以平缓的减小,可以更有效地抑制转矩脉动。
参考文献
- 黄泽众. 基于转矩分配函数的开关磁阻电机驱动与控制系统研究[D]. 江西理工大学,2019.
- 杨森峰. 基于转矩分配函数的开关磁阻电动机转矩控制研究[D].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