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笔记05-五线谱

文章目录
  1. 1. 五线谱
    1. 1.1. 谱号
      1. 1.1.1. 高音谱号
      2. 1.1.2. 低音谱号
      3. 1.1.3. 中音谱号与次中音谱号
    2. 1.2. 八度记号与十五度记号
    3. 1.3. 拍号
    4. 1.4. 音符
    5. 1.5. 速度
    6. 1.6. 节奏型
    7. 1.7. 调号
    8. 1.8. 记号
  2. 2. 参考资料

个人乐理自学笔记
本节内容参考自三分钟音乐社 《零基础学音乐·自学乐理第二季》 101-121节

五线谱

谱号

五线谱有五条线,由下至上分别可称为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五条线形成四个空间由下至上可称为一间、二间、三间、四间。此外五线谱可以加线,向上加线可称为上加一线、上加二线、上加三线等,形成上加一间、上加二间、上加三间等;向下加线可称为下加一线、下加二线、下加三线等,形成下加一间、下加二间、下加三间等。

高音谱号

高音谱号符号为𝄞,由字母G的花体演化而来。该谱号记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手写时从第二线开始画),表示五线谱的第二线对应音名\(g^1\)(或G4),对应其他音名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音名全部对应钢琴中的白键,可以在音符前加升降号来对应钢琴中的黑键。

低音谱号

低音谱号符号为𝄢,由字母F的花体演化而来。该谱号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上(手写时从第四线开始画),表示五线谱的第四线对应音名\(f\)(或F3),对应其他音名如下图所示。

中音谱号与次中音谱号

中音谱号与次中音谱号的符号为𝄡,由字母C的花体演化而来。中音谱号记在五线谱的第三线上,表示五线谱的第三线对应音名\(c^1\)(或C4);次中音谱号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上,表示五线谱的第四线对应音名\(c^1\)(或C4)。

八度记号与十五度记号

八度记号用于表示某个区间的音符需要提高一个八度(𝄶,记在上方)或降低一个八度(𝄷,记在下方)演奏。
十五度记号用于表示某个区间的音符需要提高两个八度(𝄸,记在上方)或降低两个八度(𝄹,记在下方)演奏。 当然也有二十二度记号,即提高或降低三个八度。

拍号

和简谱类似,不再赘述。
补充:44拍亦可记为“𝄴”,22拍亦可记为“𝄵”。

音符

表1 音符及其时长(以44拍为例)
名称 简谱记法 五线谱记法 时长
倍全音符 \(1-------\) 𝅜 八拍(两节)
全音符 \(1---\) 𝅝 四拍(一节)
二分音符 \(1-\) 𝅗𝅥 二拍
四分音符 \(1\) 𝅘𝅥 一拍
八分音符 𝅘𝅥𝅮 半拍
十六分音符 𝅘𝅥𝅯 四分之一拍
三十二分音符 𝅘𝅥𝅰 八分之一拍
六十四分音符 𝅘𝅥𝅱 十六分之一拍

音符中的实心或空心圈称为“符头”,符头的位置决定了音高。
竖线可称为“符干”,除全音符、倍全音符外的音符都有符干。
八分音符及时值更短的音符有“符尾”,音符符尾的条数与其简谱音符下横线数相等。
五线谱的附点记在音符的符头右侧,表示的意义与简谱相同,即延长原音符时长一半。
两个附点表示在第一个附点延长一半的基础上,第二个附点再延长原音符时长一半的一半(1.75倍)。三个附点的时长为原音符的1.875倍,以此类推。

表2 休止符及其时长
名称 简谱记法 五线谱记法
全休止符 \(0000\)
二分休止符 \(00\)
四分休止符 \(0\) 𝄽
八分休止符 𝄾
十六分休止符 𝄿
三十二分休止符 𝅀

全休止符贴第四线,二分休止符贴第三线。
八分休止符及时值更短的休止符符尾的条数与其简谱下横线数相等。
全休止符即可表示休止四拍,也可表示休止一整个小节(此时整个小节只记一个全休止符)。
休止符加附点同样是延长时值,规则与音符附点相同。
连线、延音线规则与简谱相同。

速度

抽象的速度记法与简谱相同。
具体的速度,可以记为“𝅘𝅥=120”的形式,意为每分钟奏120个四分音符时对应的速度,若乐谱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拍号分母为4),即可进一步解释为“每分钟120拍”。
同理,“𝅗𝅥=60”意为每分钟奏60个二分音符时对应的速度,若乐谱以二分音符为一拍(拍号分母为2),即可进一步解释为“每分钟60拍”。
对于拍号分子为3或6的乐谱,如83拍、86拍。会以3拍为一组计算速度,如对于83拍乐谱,“𝅘𝅥.=60”意为每分钟奏60个附点四分音符(三拍时长)时对应的速度,相当于每分钟180拍,即“𝅘𝅥𝅮=180”。

节奏型

常见的节奏型与简谱一致。

表3 常见节奏型
名称 简谱记法/打拍子方法 五线谱记法
二八
四十六
前八后十六
前十六后八
前附点
后附点
大附点
小切分
大切分
三连音

调号

五线谱的调号用升降号在谱号后表示,使用哪些升降号取决于调式音阶中哪些音带升降号。
如D大调的调号可表示为,可以观察到其高音谱号第三间(#C5)、第五线(#F5)与低音谱号第二间(#C4)、第四线(#F4)上有升号,有升号的位置对应着音名C与F。而D大调音阶为D、E、#F、G、A、B、#C、D,其中音名C与F上有升号。
五线谱的调号可以理解为适用于整个乐谱的“变音记号”,用于提示相应的音名需要升音或降音演奏。如D大调的调号表示乐谱中(更换调号前)所有的C或F都要演奏为#C或#F(所有组的C与F,不局限于C4、F4、C5、F5),这样在乐谱中的C与F音符不用再加“#”号来提示。

五线谱一共有十五种调号,如上图所示。其中C大调不含任何升降号,其余调号含有1到7个升号或降号。
观察升号最多的大调,升C大调有7个升号,从左到右依次是“#F、#C、#G、#D、#A、#E、#B”。去掉最后一个升号“#B”,得到“#F、#C、#G、#D、#A、#E”,正好是有6个升号的升F大调,再去掉“#E”,则可得到有5个升号的B大调。以此类推,只留下第一个“#F”,这就是有1个升号的G大调。
降号最多的大调为降C大调,从左到右依次是“♭B、♭E、♭A、♭D、♭G、♭C、♭F”,也可按照这个规则推出其他带降号的大调。
口诀:FCGDAEB,BEADGCF;4152637,7362514。

五线谱的调号可以通过一定规则去识别:
带有升号的大调,最后一个升号是#X音时,此调为(#X+半音)大调。
如4个升号的大调,其最后一个升号是#D,#D提高半音是E,故该调为E大调。
带有降号的大调,倒数第二个降号是♭X音时,此调为♭X大调
如5个降号的大调,其倒数第二个降号时♭D,故该调为♭D大调。

记号

五线谱的记号大多数与简谱记号一致。
力度记号、速度记号、反复记号——与简谱完全一致;
省略记号——将单音震音记号画在音符符干位置,双音震音记号画在音符中央,其余省略记号与简谱完全一致;
演奏记号——顿音记号在五线谱中被分为“跳音”与“顿音”两种,其中跳音符号为“·”,标在音符上方或下方,表示演奏原音符二分之一时值,顿音符号为“▼”,标在音符上方或下方,表示演奏原音符四分之一时值。几个连续的跳音记号上画连线时,如“”。意为“连续的跳音”,理论上演奏时长为原音符的四分之三时长。
倚音记号在五线谱中的记法如图,原音与倚音用连线相连,倚音上画有一根短斜线。
其余演奏记号只是记法稍有区别,在意义上与简谱完全一致。
临时变音记号规则与简谱一致。

参考资料